您的位置:首页 / 贴吧 / 水产养殖过程中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980.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跟我学养殖#水产养殖过程中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2019/04/06 00:34:16 发布2038943 浏览0 回复0 点赞
💯✔
管理
新星会员

帖子:6

精华:0

注册:2018/12/11 02:08:59

IP属地:未知

timg (32).jpg

一、鱼病的预防

1、做好消毒工作
(1)鱼体消毒水温15℃以上可用15-20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min;水温15℃以下时,可考虑用聚维酮碘等刺激性小的药物消毒,具体要根据对鱼体的镜检结果和病原体类型来决定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对鱼体进行消毒。
(2)饲料消毒从野外采集的鲜活饵料一般都带有病原体,用3%的食盐水消毒3-5min。
(3)工具消毒所有工具用完后放入工具消毒槽中消毒。消毒液用600mg/L浓度的漂白粉溶液,使用前用清水将工具冲洗干净。

2、严格检疫制度
经常对鱼体进行抽样检查,了解和控制病原体的数量,发现鱼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及时隔离观察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新进的鱼种要确认鱼体健康后才能与原池鱼类混养。

3、科学管理
投喂适量,注意饲料的品质。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以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为主的微生物添加剂,可改善鱼体肠道环境;根据养殖鱼类的生态位,适时使用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改底微生态制剂改良底质;水质改良可用EM菌、光合细菌、粪肠球菌等为主的微生态制剂;避免操作和运输不慎造成鱼体外伤并感染,如果鱼体有外伤及时治疗;不要在鱼池附近喷洒杀虫剂和其它有毒物质,避免伤及鱼体;放养密度要适当;经常巡池,仔细观察鱼体的表现,以掌握鱼池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4、药物预防
在鱼病季节,可以定期向水中泼洒药物和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来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

二、鱼病的诊断

1、现场调查
鱼生病或发生了死亡,要了解病鱼的体表和体内及鱼池各种异常现象;有无违章操作造成鱼病或死亡;了解发病的快慢,死亡的品种和一次死亡的总数量,死亡发生的时间,病鱼的症状,有无上跳、下蹿急剧狂游,鱼群是浮于水面或是沉于水底,体表的颜色有何变化;检测水质是否正常,是否被污染等进行全面调查。


2、目检
找出患病部位的各种特征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生物,为诊断鱼病提供依据。
(1)体表将刚死不久或未死的病鱼置于解剖盘上,对鱼体的头部、嘴、眼睛、鳃盖及鳍条等仔细观察,检查皮肤有无充血、发炎、有无溃烂、体表粘液多少,鳍基部是否充血,边缘是否正常,看是否有大型的病原生物或特殊的症状表现。
(2)鳃鳃部检查重点是鳃丝,首先应注意鳃盖是否张开,然后打开鳃盖,观察鳃片的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鳃丝是否肿大和溃烂。鳃盖内侧是否开天窗,有无肉眼可见寄生虫等。
(3)内脏将病鱼的体腔剪开,首先观察肠、肝脏、胆囊、生殖腺、脾脏、鳔等的形状和颜色是否正常,有否充血发炎和大型寄生虫寄生等。内脏的检查:中肠是检查的重点,应将病鱼的肠剥离开,看看肠是否充血,有无腹水,体腔内有无大型寄生虫,有无充血发炎和溃烂现象。

3、镜检
(1)镜检方法刮取病鱼的鳃部粘液、体表粘液和内部器官做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病原体的寄生情况。
(2)查找病原检查鱼病时若发现有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出现,就要对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强度和对鱼的危害程度以及病鱼的表现症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主次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1、用药方法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楼主其他帖子

    新帖速递

    查看更多

    精华好贴

    查看更多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